<track id="jlh7j"><strike id="jlh7j"><ol id="jlh7j"></ol></strike></track>

<pre id="jlh7j"></pre>

      請用微信小程序<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>掃碼
     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
      解碼蟠龍抽蓄500千伏送出工程設計過程:以“綠”為筆
      2023年9月1日 17:31 來源:中新網重慶

        中新網重慶新聞9月1日電 (秦飛翔)“蟠龍騰空云舒卷,銀線飛揚送光明!8月26日,蟠龍抽水蓄能電站500千伏送出工程全線貫通,標志著大西南首座百萬千瓦級抽水蓄能電站具備送電能力,將大力提升重慶電力系統調峰、填谷、調頻、調相和緊急事故備用等能力,對促進重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具有重大意義!斑@條龍終于插上了翅膀,可以帶著電能躍出水面飛向千家萬戶了”,看著自己設計的線路將抽水蓄能電站和主城電網貫通,國網重慶經研院設計中心的同志們難以抑制激動的心情。

        迭代更新測量方案 大力提升設計質效

        面對路徑沿線地形陡峭,一般山地、高山占比近50%的難題,國網重慶經研院的設計團隊在院黨委的指導下,迅速成立由勘測和輸電設計人員專業組成的黨員突擊隊,以最快的速度研究出提高勘測效率的方案,為工程實施爭取出寶貴時間。

        “路徑沿線植被十分茂盛,常規航測技術精度將受到很大的影響!

        “如果采用高清晰度三維衛星影像并結合機載激光雷達技術及GPS進行航測優化,可以得到高精度的DEM、DSM、DOM等高線以及植被分類圖等豐富的地表信息,這樣就可以大大提高測量精度了!

        “這樣不僅可以將誤差值控制在1米,同時省略了航測中需要的外業像片控制作業!”

        經過黨員突擊隊商討方案,不斷迭代更新測量方案,使得所采用的航測方案不論從精度和作業速度都超過了傳統航測,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測繪人員的野外測量工作,大大提高了選線及終勘定位的工作效率和測量精度。

        積極探索新式技術 因地制宜解決難題

        “蟠龍終端塔位條件很差,進站檔高差極大,終常規桿塔難以滿足電氣距離,需要采用適應現場環境的新式結構!痹O總謝德心在終勘現場思考著解決方法。

        盡管設計團隊在線路的起始就遇到了巨大的難題,但他們迎難而上,反復研討技術方案,創新性提出橫擔懸挑桁架結構技術。通過優化塔頭布置及塔身結構型式,橫擔端頭增設第三方懸挑桁架橫擔,采用三角形單元空間結構及Q420高強鋼,充分發揮材料的作用,減輕結構重量,解決進站檔大高差下線引起的電氣距離不滿足的問題,較常規方案節省鐵塔重量15%。

        該線路沿途跨越3條高速公路、2條通航河流、35千伏及以上線路9條,鄰近特高壓及500千伏線路3條,線路走廊復雜,靠著“逢山開路,遇水架橋”的攻堅克難精神,設計團隊對遇到的種種困難逐個擊破,因地制宜地提出并應用了多項新式技術,極大地保障了工程的順利進行。

        優先采用節能材料 想方設法降低能耗

        “蟠龍抽水蓄能電站是一個巨大的綠色充電寶,我們的線路工程也應該充分體現節能環保,盡可能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,所以我們應該選擇節能導線!

        “但是這樣會提高工程造價,經濟性還需要進一步分析!

        “從電能損耗和載流量、弧垂、過載能力、桿塔荷載、風偏角、投資分析和年費用等多個方面分析,可以判斷選擇節能導線具有更高的經濟性!痹O計團隊在選擇導線時進行著激烈的討論。

        設計團隊對多種導線進行了詳細的技術經濟比較,推選出年費用最少,節能效果最好的導線,有效提升了線路節能、環保效益,最大限度提高電能輸送能力。

        設計團隊在歡呼雀躍之余,又瞄準了新的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工程,設計團隊將繼續以“雙碳”目標為契機,不斷開拓創新,踐行“為美好生活充電,為美麗中國賦能”的使命,為重慶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貢獻設計力量。(完)

      【編輯:馬佳欣】